近些年,我发现成都这座城市对政策把控的嗅觉非常敏锐,且非常具有前瞻性,比如成都在城市扩张不久后,国家政策的风向就变了,开始杜绝一市独大和严控撤县划区,而去年成都都市圈的获批更是神来之笔,居然是全国第三个正式获得国家批复的都市圈,能抢先获批,这与成都都市圈控制规模有很大关系。

无论是城市扩张还是都市圈获批,成都往往走在了很多城市前面,而随后当很多城市也想在扩张和都市圈建设上有所建树时,往往面临的要么是政策降温和严控,要么是迟迟得不到批复,下面我就给大家梳理一下成都的前瞻性,先看成都的扩张再看都市圈获批。

成都的城市扩张,有市区扩张也有县级市并入。

年,撤销新都县,设立成都市新都区;年,撤销温江县,设立成都市温江区;年,撤销双流县,设立成都市双流区;年,将资阳市代管的县级市简阳划归成都市代管;年,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年,撤销新津县,设立成都市新津区。

以上就是成都市近20年的扩张情况,撤县设区相当于是市区的扩张,因为这些县本身就属于成都市,而年,简阳市并入成都就是神来之笔了,要了解为什么成都会如此大刀阔斧的扩张,我们先看看国家政策收紧的两大时间节点。

第一个时间节点,年,《求是》杂志刊发了一篇重磅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在文中提到了东部等人口密集地区,要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不能盲目“摊大饼”,要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第二个时间节点,年月,国家印发了《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其中在优化行政区划设置这一栏中提到了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确需调整的要严格程序、充分论证,稳慎优化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

综上所述,年《求是》杂志这篇文章相当于是严控城市扩张的风向标,而简阳划入成都是在年,简阳之前可是属于地级市资阳代管的县级市啊,如果放在如今,你认为简阳还能如此顺利并入成都吗?

而年国家印发的《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更是明确了严控撤县划区,在这次政策明确从严控制之前,成都把能划区的都划成区了,而且这一路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

就拿双流区和郫都区来说吧,从年起,成都就多次向国家申报将双流县和郫县撤县设区,但是直到十几年后双流县和郫县撤县划区才获批。

那么问题来了,撤县划区和简阳并入成都有什么好处?

撤县划区的好处就是推进城乡一体发展,推动城镇化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布局,统一规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等等,直白一点来说就是区才是城市的市区和主体。

而简阳并入成都的好处就是成都终于打破了龙泉山的阻隔,可以一路向东发展了,我认为这是成都至关重要的一步,以前成都的发展格局是两山夹一城,这样发展始终都有局限,大大限制了成都未来发展的上限。

而简阳并入成都后,成都的发展格局是一山连两翼,直接拔高了整个成都市的发展上限。综上所述,无论是成都市的撤县划区还是简阳并入成都,都在政策或风向严控、收紧之前提前交卷,极具前瞻性。

然后我们再来看成都都市圈获批的神来之笔。

热衷于城市扩张的成都居然在都市圈规划建设上如此谨慎的控制规模,这是很多网友没有想到的,其实这就是成都的聪明之处,这也是为什么成都都市圈能成为全国第三个被批复的都市圈,因为都市圈玩的不是规模而是紧密度。

纵观国家已经批复的5个都市圈,我发现了一个规律,除了南京都市圈成员较多以外,成都都市圈、福州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和西安都市圈的成员都不多,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了都市圈的批复城市并不是成员越多越好,因为南京都市圈是中国第一个自我认知探索形成的跨省协作的都市圈,所以南京都市圈的批复有首开先河的优势,而像武汉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也很积极地在建设规划,为什么没有抢先得到国家批复?

我认为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武汉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都是1+8格局的,成员太多,面积太大,互联互通难度也非常的大,需要大量时间来建设和培育。

如果按照武汉都市圈和郑州都市圈的规模,成都都市圈完全可以用成都城市群的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遂宁市、眉山市、雅安市、资阳市以及乐山市的部分区县来规划建设都市圈。

因为在郑州都市圈范围里,郑州到漯河有公里,在武汉都市圈范围里,武汉到潜江也有公里,而成都到绵阳、乐山和雅安还没有公里,但是成都都市圈聪明就聪明在都市圈规划上只有成都、德阳、眉山和资阳,因为都市圈看的不是人多力量大,而考量的是融合程度。

另外早在年,《成渝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中就明确了成都1小时经济圈的范围,分别是成都、德阳、眉山和资阳,这应该就算是成都都市圈的前身了,其实除了成都都市圈建设积极以外,还有一点就是成都喜欢走出去学习取经。

年2月,南京都市圈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国家批复的都市圈,年4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印发,而仅仅过了2个月,成都都市圈的“取经团”就去南京都市圈交流学习,而《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专家组还受邀来到成都都市圈分享交流南京都市圈的发展规划和同城化路径。

然后到了年11月,成都都市圈也正式获得国家批复。

综上所述,你就会发现成都和成都都市圈走的是一条截然相反的路,成都之前在进行大刀阔斧的城市扩张,而到了都市圈却在谨慎的控制规模,而在这些在当时来看都是恰到时机,自然也得到了国家的批复,所以不得不说成都对政策把控的嗅觉实在敏锐。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