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5154122.html

封面新闻记者刘秋凤秦怡摄影雷远东

4月20日至22日,第五届川台农业合作论坛暨海峡两岸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四川省成都新津县召开。记者在现场见到了一名来自台湾的“杏鲍菇爷爷”。林次郎今年75岁,在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他有亩的杏鲍菇工厂。这里也是活动现场授牌的10个“川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之一。

年,林次郎从台湾到福建建厂。年又到天津设厂。年他来到成都战旗村。如今,他在祖国大陆有4个工厂,其中福建有2个。而成都的工厂规模最大。

从东部沿海到西南腹地,台商眼光西移的背后,是西部经济崛起的强大吸引力。

“今年扩张到亩后,成都工厂的日产量将到80到吨。”林次郎告诉记者,年,他通过并购,占股份51%的方式,入驻成都市场。当时,这个工厂只有亩地,日产量有50吨左右。这些杏鲍菇在成都本地市场就可以全部消化完。

今年通过扩张,他的产量增大后,他的目标不再只有本地市场。

“我们要抓住一带一路的商机,成都是一个最好的出发点。”他希望借助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把杏鲍菇销到欧洲去。实际上,他的杏鲍菇已有走出去的成功经验。福建工厂的杏鲍菇通过海运,已经外销到新加坡、泰国。年,天津工厂的产品也已经走入了美国。

在林次郎并购之前,成都的这家杏鲍菇企业已经亏损了好几年。“我们用了一年的努力,让这家企业转亏为盈。”林次郎颇为自豪地说,企业之前亏损的原因不在于没有销售渠道或市场需求不够,而是技术不过关,产量低,管理不到位。他在福建和天津的工厂都专业做杏鲍菇这一个品种,有着过硬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并购后,良产达到99%。如今,成都工厂有名员工,90%是本地人。

林次郎告诉记者,虽然他的一些家人在台湾,但因为大陆的巨大市场和发展潜力,他已把所有的事业都搬到了大陆,自己平时也都在大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