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的田野已平整完毕,几十名工人正忙着砌筑沟渠。今日,记者走进新津花桥片区一片正在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项目,新翻耕的土地散发着泥土的清香——“再过不久,这里便将正式改造完毕,通过改善灌溉面积亩,改善除涝面积亩,有效提高土壤肥力,为当地实现‘千斤粮万元钱’提供坚实的地力支撑。”新津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付容军向记者介绍。
眼前这片农田是成都各地正在火热建设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之一。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按照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计划部署,成都今年将建成33万亩高标准农田,实现我市“一带十园百片”粮油产业园区高标准农田覆盖达到90%以上。
建好33万亩高标准农田加快“藏粮于地”
走进邛崃市年汤营火星片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沟渠纵横,土地平整,绿油油的麦苗长势良好。“这片高标准农田是去年建设的,当年10月种下的小麦,便已尝到了甜头。”火星村党委书记黄光伦喜滋滋地介绍,该村去年建成了亩高标准农田,有效节约了每亩耕作成本元,实现亩产增收50公斤以上。
“截至年,全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7万亩,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明显带动作用。”据市农业农村局农建处副处长万勇介绍,聚焦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和粮油园区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的目标要求,成都市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并重、建设数量和建成质量并重、工程建设和建后管护并重的原则,在全省率先印发实施《成都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年)》,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储备库,储备新建和改造提升面积多万亩。年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0.22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3万亩,有效确保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亩均投资不低于元。今年,成都将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资金保障,市级财政计划投入4.52亿元,力争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亩均补助共计达到元,真正实现“藏粮于地”。
不仅用好还要管好确保“良田粮用”
花源镇东华村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内,各类植保机器来回穿梭,“现在种田特别方便,从育秧到管理到收割到加工,只要跟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打个电话就搞定了。”粮食种植户李东满意地说。
高标准农田提高了土地的标准化程度,也为全程机械化和全程社会化服务夯实了基础。在东华村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亩机械化育秧中心让该区域及周边的种植户再也不用专门腾出土地来育秧,更不用担心秧苗育得不好。“我们有集中机械化的育秧大田亩,还有专门的设施农业用地,包括碎土筛土流水线及播种制盘生产线、育秧基质土、浸种催芽,以及各类农机具,可满足新津及周边区县全程机械化育秧插秧3万亩的需求,亩均节约成本元以上。同时,我们还在新建烘干车间平方米,将配置10组大容量(20T)自动循环式低温谷物烘干机、除杂分选机、移动输送机、自控系统等,建成后日烘干能力达吨以上,可满足周边4万余亩粮食烘干需求;还有占地约平方米的粮食仓储中心,平方米的平房粮仓2栋,建成后可满足吨粮食储存。”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高标准农田光建好还不够,关键在于用好管好,使之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并能可持续利用。”万勇告诉记者,成都市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资金纳入市级财政资金预算,鼓励各区(市)县落实管护资金。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管护资金投入,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管护模式,同时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的刚性要求,强化种植利用监督,有效确保高标准农田“良田粮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陈泳实习记者赵珊摄影徐翰臣责任编辑何齐铁编辑刘永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