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郑俊洪(左)为当地一线防疫工作者送去爱心早餐。特约摄影向晓秋/视觉重庆12日凌晨,90后小伙郑俊洪(右)在制作早餐。当前我市疫情形势异常严峻、十分复杂,防控工作仍处于最吃劲、最紧要、最关键的时期。连日来,成千上万的市民挺身而出,主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从城市到农村,从大街到小巷,处处有他们的身影。这些可爱、可敬的市民,以自己的行动,为抗击疫情注入温暖的力量。故事主角:垫江县90后店主他每天做份早餐免费送抗疫一线“你们辛苦了!”11月12日早上7点,家住垫江的郑俊洪与姐姐郑荣华驾车来到该县澄溪镇高速路口收费站交通防疫点,为防疫人员送上热乎乎的包子、馒头、鸡蛋,并再三叮嘱,“大家趁热吃哦。”90后郑俊洪是澄溪场镇上“六点半”早餐店店主。他说,餐饮店因为疫情暂时关门了,想到防疫人员在检测站吃不到热乎乎的早点,就打算为他们做点事情。“他昨天早上也给我们送来了免费早餐。”澄溪镇十字村综治专干雷登科说,因为疫情防控工作忙,这几天大家很多时候就吃方便面和面包等,郑俊洪送来热乎乎的早餐,“暖胃又暖心,很让人感动。”据了解,每天凌晨1点多,郑俊洪和家人就起床,换着花样做份早餐。7点左右,又与疫情防控志愿者一道,为全镇各防疫执勤点的抗疫一线人员送去爱心早餐。他表示,免费送早餐行动将坚持到本轮疫情结束。本报记者彭瑜故事主角:万州区天城街道“爱心车队”队员“孩子别着急,我们护送你回家”11月11日下午4时许,万州北站,10岁的邓磊(化名)刚一出站,一位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就迎了上去,“孩子别着急,我们护送你回家。”志愿者叫张雪,是万州区天城街道“爱心车队”队员。邓磊在郑州读书,父亲已去世多年。11日上午,他的母亲打电话向天城街道求助,表示自己由于疫情原因无法前往接站,希望街道能帮忙到万州北站将孩子接回天城街道外公家。街道立即将“订单”转发给“爱心车队”。张雪领到任务后,与孩子的母亲电话沟通,掌握了孩子所乘坐高铁的相关信息并提前半个小时就在出站口等候。接到孩子后,她又开车将孩子全程闭环送到他外公家,进行居家隔离。万州区疫情防控通告日前发布后,天城街道党工委当即组建了一支由30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组成的“爱心车队”,全力保障辖区居民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应急出行等需求,及时把生活用品、急救药品、学习资料等送上门。“爱心车队”每天还以村居为单位收集偏远地区居民需求,设法帮忙解决。针对突发疾病、迫切需要就医的居民,“爱心车队”及时出动,在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全程落实“精准接送”。截至目前,“爱心车队”总共运送80人次,运输食品、急需药品、御寒衣物等余批次。本报记者陈国栋故事主角:两江新区心理咨询师一上午与年轻妈妈通话近10次11月12日凌晨0点9分,两江新区抗疫心理咨询热线刚刚开通,站第一班岗的咨询师陈锐就遇到一通难度不小的电话。电话那头,一位住在隔离酒店的年轻母亲情绪激动:家人感染新冠病毒,身边的宝宝还没满月。酒店工作人员安抚无果,为她拨通了心理咨询热线。“你们能不能给个准话!我什么时候能回家?”“我愁得睡不着,你们能不能给我想想办法?”电话里,陈锐注意到这位年轻母亲对她的称谓:“你们”。“这说明当事人对我们工作人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当务之急是要建立起彼此的信任。”交谈中,陈锐有意识地围绕宝宝引导话题,鼓励当事人振作起来,跟酒店工作人员一起照顾好宝宝。大概半个小时后,这位女士的情绪逐渐稳定。打完电话,陈锐才发现自己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