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黝黑、身材魁梧,脸上带着些许高原红,言谈间很是豪爽干脆……乍一看,这位四十多岁的汉子与当地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其实,这名看起来像“本地人”的“外来客”,是四川省新津县永商镇纪委副书记牟建斌。年他主动申请到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开始他的第二次援藏工作,如今是小金县抚边乡墨龙村驻村工作队的一员。
“从这里到墨龙村大概四十多公里,因为最近修路,加上有些地方路况不太好,路上走得会稍微慢些,开车过去大概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牟建斌一边介绍,一边带着我们前往墨龙村。
这样的从容自信,来自于对当地的熟悉和融入。
一进入藏寨,氛围变得热络起来。偶遇村民,牟建斌或是跟他们鸣笛示意,或是停下来聊上两句。村民们对牟建斌也很熟悉,“他和我们很合得来。我们吃糌粑喝酥油茶,他也一样,我们干农活他也来帮忙。我们给他取了个藏名,叫扎西。”
“说实话,他们给我取藏族名字的时候,我内心相当感动,感到真正融入了一个大家庭。”牟建斌说,“融入当地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真正做到‘一家人、一家亲、一起干、一起过’。”
去年8月的一天,突然天降大雨,村民杨泽波家中种的莴笋却已经成熟了,不收的话怕是要烂在地里。牟建斌二话没说,和驻村工作队一起拿着工具来到地里帮忙抢收莴笋。将近7亩地的莴笋十多人合力抢收,从早上8点到下午7点,一天劳作下来,每个人脚上都是两个指节厚的泥,裤腿上、腰上也是泥点子,腰都有些直不起来。然而端起村民拿来的热水,看到他们善意的笑容,牟建斌感到心里暖暖的。
墨龙村地处高山峡谷地区,属于半农半牧村寨,村民以种植豌豆、胡豆、土豆以及养殖猪、牛等为主要增收渠道。在走访中,牟建斌发现村民们的种植方式存在问题:“播种前土地没整理过,有些村民种豆子甚至是直接撒在地里,任其自由生长,有些村民地里的草比农作物长得高,这样的种植方法,收成怎么可能好?”
牟建斌首先试着向几户种莴笋的人家介绍了地膜覆盖技术,随后到地里,跟着村民一起开始了“田间小课堂”的实地操作。有村民反映地膜打孔麻烦、操作难度大,牟建斌又向他们推荐了已打孔的地膜。
已打孔的地膜乡上就有售卖,元一卷,然而对于习惯了“低投入”种地的村民来说并不便宜,他们对这种“高投资”存在疑问。
看出了村民的犹豫,牟建斌和驻村工作队长、村支部第一书记李超合计:“如果他们用了地膜还收成不好、收不抵支,我们就自掏腰包帮他们付地膜钱。一人‘承包’5户,大不了每人出块。”
到了收获的时候,用过地膜的收成都很好,卖出了好价钱。“试验田”里的村民们乐开了花,其他村民也争相效仿,地膜覆盖技术就这么推广了起来。
熟悉牟建斌的村民们发现,他有一个口头禅是“没得问题”。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建强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干群关系和谐没有矛盾问题;二是以“绣花”功夫推动精准扶贫,既扶智又扶志,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不存在问题;三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防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干部纪律、作风不出问题。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牟建斌的督促下,墨龙村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村干部的目标考核,与日常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开展党风党性党纪教育,落实“三务公开”,加强村务监督,让村干部的权力晒在了阳光下。
“全国有很多的援藏干部,而我只是其中的一分子。我们怀揣着最光荣的使命,立志将脱贫攻坚路上的所有‘不可能’变为‘可能’!”牟建斌说。
(本文刊载于年第5期《中国纪检监察》,作者:张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