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次被提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中央对这一经济圈赋予的最重要的任务。
1、经济圈、增长极与成渝
什么是经济圈?从全球范围看,增长并不是均匀的,全球、全国的经济增长呈现出向一定区域集中的趋势,这一区域就是经济圈。
什么是增长极?这是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从物理学中的磁力理论借用而来,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经济空间中若干个集聚和扩散资源的能力强大的部分就叫做增长极了。增长极理论与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的打造城乡均衡发展的“反磁力中心”理论有着很深的渊源。
从经济圈和增长极的本义来看,经济圈主要偏向于形容一个增长极集中的区域,相当于由增长极及其周围空间所形成的“磁场”,而增长极趋向于形容某些极点既集聚资源又扩散资源的现象。当然,增长极与磁极的特点并不完全一致,只是个类比。
所以,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就意味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成为西部最重要的增长极,同时也要成为全国重要的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地。从未来的发展来看,成渝将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并列为全国四大增长极。
同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个大的增长极中,又有成都和重庆这两个增长极。成都与重庆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既集聚也扩散资源的两个中心。成都与重庆这两个增长极之间有引力也有斥力,整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好比由成渝二城而散发出的磁场,成都与重庆之间一定要做强自身并且实力旗鼓相当,才能保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平衡。
重庆主城(9个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年重庆主城区的GDP为.39亿元,常住人口约万。而成都中心城区(11个行政区和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2个功能区)面积为.81平方公里,年成都中心城区GDP为.37亿元,常住人口约万。
从这个对比来看,重庆主城区与成都中心城区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成都总体实力稍胜一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年成都市中心城区的扩容,除传统的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成都高新区6个主城区外,成都中心城区新增了新都区、郫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6个行政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1个功能区,使得成都中心城区人口通过“收编”,间接增长了万人左右。
而重庆主城区如果加上江津(年常住人口.7万人)、璧山区(年常住人口74.8万人),将使得重庆主城区的常住人口规模超过1千万(按年算是.5万),GDP接近1万亿(按年算是.02亿元),如此重庆的主城区规模是11个行政区加上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重庆经开区3个功能区,与成都旗鼓相当。
目前轨道交通1号线已经将璧山与主城连接起来,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5号线延长线也将把江津与主城连接起来,加上将可能落地在璧山的重庆第二国际机场,这就为将来把璧山与江津纳入主城提供了便利。
2、两江新区、天府新区:经济圈增长极
通过主城区的扩容,虽然可以在总量指标上做强主城,但是重庆主城区的人口密度、单位面积GDP、人均GDP比之成都中心城区仍有差距。按年数据计算,重庆主城区人口密度(常住人口与区域面积的比值)约.97人/平方公里,成都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约.72人/平方公里;重庆主城区单位面积GDP1.5亿元/平方公里,成都中心城区单位面积GDP为3.35亿元/平方公里;重庆主城区人均GDP约9.38万元/人,成都中心城区人均GDP约11.59万元/人。
因此,重庆通过高质量发展,把人均和单位面积指标尽快搞上去,是最重要的事,其中把本城市的最强区域做得更强,将其进一步夯实成本城市的重要增长极,是题中之义。
两江新区来源:两江新区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