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单位医生在牵头单位学习

四川在线彭英松

年,成都医院医院医院,联合域内各基层医疗机构组建起两个紧密型医疗共同体(简称医共体),形成区域内的两大“医疗集团”。

医共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医联体,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在组织、管理、技术、服务、责任、利益、发展等方面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是一种新的医疗资源整合模式,更好地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一年多过去了,新津区医共体模式推进情况如何?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给平台、给政策、给资源

“三给”政策促进医共体单位共建共享共赢

如何保持机构活力?给平台,推动组织共建。新津区结合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实际,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划分为东、西两个片区,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组建成两个医共体。两个医共体分别成立联合党委、管理中心,制定医共体章程,探索党委领导下的管理中心主任负责制,形成诊疗服务、技术规范、事业发展的区域合力。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保留了独立的法人资格,也保持了完整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和内部经营自主权,一方面强化医院“解疑症、治大病”能力,另一方面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和村卫生室公有化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健康管理水平。有利于做实“县级+镇街+村(社区)”三级医疗健康服务。

如何解决利益共享?给政策,促进发展共赢。新津区积极借助医改试点地区的契机,赋能医院。为调动管理积极性,以医共体为单位下达院长年薪总额,由医院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为调动创新积极性,鼓励医共体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支持成员单位向医院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有偿签约”服务,支持医院与成员单位共同推进“医养结合”“中医养生保健”等健康产业协同发展。为调动发展积极性,在医共体内部建立“人才池”,形成人员柔性流动制度;将成员单位发展基金优先向有意愿、有前景、有空间的成员单位投放;建立“固定资产池”,将闲置固定资产匹配给有需求的成员单位。为调动责任积极性,实行经费考核打包,交由医院对成员单位考核分配。

如何提升运行效率?给资源,促进协同共享。新津区积极整合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充分激活区域信息化基础,统筹推动新津医共体资源协同共享。在管理协同上,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三大服务模块的医疗卫生数据整合到医共体信息管理平台,形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医共体内的管理和监督智能化。在业务协作上,医共体建立了统一的远程教学、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系统,推动医共体内服务同质化。在资源共享上,成立了六个资源共享中心,建立标准化消毒供应中心,将公立医疗机构的消毒供应业务全部集中统一;建立放射、心电、B超、检验集中诊断中心,提升辅助检查质量和促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建立健康管理中心,开展“全科+专科”的家庭医生组合签约服务模式,为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人群和体检亚健康人群提供协同的优质签约服务,促进医共体资源集约化。

管理下沉、医事药事规范

紧密型医共体医院发挥核心作用

如何实现1+12的效果?赋能医院,让其发挥核心作用。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结合,不是跑马圈地建设垄断性的医疗集团。为了实现更为高效的协同运行模式、更高水平的医疗质量、更加安全的药事规范,新津区医院医院这两家医院的核心作用。

医院要对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进行统一行政管理;实行统一的临床路径以及转院出院标准;执行统一的药品耗材目录,统一采购、支付、管理,确保转诊患者的用药连续性;在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方面,成员单位开展基本的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院作为成员单位的有力补充和技术支撑,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群众的健康需求;成员单位的财务运营也由医院统一规范;不管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医院和成员单位都捆绑在了一起。

医共体通过集中检验、集中放射诊断、集中心电诊断、集中B超诊断等措施,所有医技辅助检查由医院来出具诊断报告,杜绝漏诊、误诊的现象。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前提下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简化患者就医环节,切实减轻患者负担,落实检查结果互认。仅医院医院为医共体单位提供远程阅片人次,远程心电人次。

医共体实行统一的医共体药事药品目录,按要求配备相关慢性病用药,并严格执行抗生素分级管理;同时,成员单位专业人员到牵头单位学习专业知识,参与专科病房病人管理。医院医院药学部每月到成员单位进行安全、合理用药的培训指导,在成员单位进行处方核查并开展处方点评,及时发现和指出不合理用药处方,及时纠正,从源头上提高处方合格率,提升了成员单位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准,提高了成员单位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水平,切实降低了百姓就医负担。

在采购方面,以前成员单位按程序提交采购计划并组织实施,现在成员单位提出采购计划后,须由医院在人员资质、群众需求、成本控制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及论证,最终确定成员单位采购医疗设备的必要性,避免成员单位盲目投入和重复采购。

基层管理能力、技术服务“双提升”

患者、医生、医院“三满意”

“在卫生院看病可以少花时间少跑路,家人就近来照顾方便些。卫生院现在的变化很大,到处都干干净净,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也好”花源街道54岁的洪大娘(化名)解便困难,首先就想到了在花源中心卫生院看病。医生给她做了检查、开好单子抽了血,拿到检查结果后,医生感觉情况比较严重,就安排医共体绿色通道医院做了肠镜,医院又通过华西远程会诊让市里作了诊断。洪大娘的病最后确诊是直肠腺癌早期,经过放疗后病情减轻了不少。“现在定期在花源卫生院查血常规,也可以医院做相关检查,确实方便了很多。”

医院书记张辉表示,现在更多的病人愿意留在基层看病,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患者能够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和高效、精准、便捷、通畅的双向转诊服务。

“现在去成员单位,是我们的责任所在。”帮助成员单位成长,也是在助力医共体发展,成员单位能力提升了,群众才愿意留在基层就诊,也能判别出哪些患者应该转到医院,医院才有时间和精力抓好专科和学科发展。另外,医院可以给成员单位医务人员提供二级、医院,医院的学习深造的平台,使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热情得到了很好地释放。

医务人员“看准病、看好病”的能力提升了,患者就医满意度提高了,就医量显著增加,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收入增幅明显,得到了患者、医生、医院“三满意”的效果。

新津医院书记刘洲则更多地提到了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受益情况。他说,根据医共体成员单位实际情况,在技术准入许可的范围内,按照实际需求,新津医院帮助兴义镇中心卫生院开展腔镜手术、鼻出血填塞、耳瘢痕疙瘩切除+修复术、腰硬联合麻醉、颈丛麻醉等新技术,指导邓双镇公立卫生院开展呼吸道药物吸入技术、心脏彩超、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指导武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房颤患者抗凝剂的使用及沟通,危重患者抢救注射泵的使用。目前,师带徒的“徒弟们”已能独立开展部分新技术新项目,有效提高了成员单位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使当地群众可以就近接受到高水平的治疗。

同时,在新津医院对成员单位收入结构调整的运营指导下,运营成果初见成效。其中邓双、兴义两家医共体成员单位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收入增幅明显,分别增长43.3%、21.2%。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