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81/
自古以来,人类便有食用肉类的饮食习惯。在我国最早的医药著作《黄帝内经》中,记载了“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这个“五畜”是指猪、牛、羊、猪、鸡、犬,古人认为并非是但凡肉类都能食用,而且肉类也不宜食用太多,仅这几种家畜就足以满足身体所需。而现代科学认为合理肉食可以增加人体热量、蛋白质以及维生素B等微量元素,对于人体所需营养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即便肉食有此好处,也有人提出不同观点。肉类不易消化,油脂过高,容易引起肥胖和造成心脏和血管运行的负担,从而会给人体带来一系列的疾病。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食用肉类更会变成身体的累赘。所以从古时起,便有很多人提倡多吃素食的好处。清代人李渔在他的养生名作《闲情偶寄》一书中写道,“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蔬菜味道的鲜美高于肉类,因为蔬菜均为山林自然中的产物,如蘑菇、竹笋、野菜等等,均是受到天地间阳光雨露的滋养,故自带纯正的香味。人类多食蔬菜,便能将身体调整为最接近大自然的状态,且清淡饮食,会让人变得体态轻盈,浊气顿减,心情也为之舒畅。虽然选择素食还是荤食是一个难题,但是从古时流传下来的素食诗词却也不少。“诗佛”王维曾说过,“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而苏轼的弟弟苏澈说过,“素食旧所愧,长斋今未阑”;还有宋朝文学家宋祁也说过,“坐题吏诺君何怪,只是涟漪素食人”,这些诗作均描绘了素食的美好,意境之浓所以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今天我们要来读到的是宋朝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诗《蔬食戏书》,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蔬菜的喜爱之情。让我们来品一品:《蔬食戏书》宋陆游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贵珍讵敢杂常馔,桂炊薏米圆比珠。还吴此味那复有,日饭脱粟焚枯鱼。人生口腹何足道,往往坐役七尺躯。膻荤从今一扫除,夜煮白石笺阴符。这首七言律诗可分三段来读。第一段用写实手法描写川菜的形和味。在四川省的新津县这个地方出产的韭黄品质非常好,无论是颜色还是长度都是其他任何地方无法相比的,而城东卖的猪肉,味道鲜香堪比少数民族地区出产的羊肉。陆游因为性情太直爽,做事不会拐弯抹角,所以经常成为众矢之的,被毫无缘由地发配至小地方做芝麻小官。这首诗是他被贬至四川后,在成都附近的新津县而作。陆游对新津的韭黄和猪肉赞不绝口,此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两样食材的外形和味道。第二段用对比手法再次突出川菜的特别。日常普通食物岂能与珍贵的食材相比呢?就好比用桂树做柴煮熟的薏米饭,一颗颗圆得赛过了珍珠。如果回到了浙江却只能每天吃糙米饭加干鱼,就再也吃不到这样的美味了。“桂炊”出自西汉时期的典故,形容烧饭用的柴禾的昂贵程度。“薏米”是一种杂粮,四川是其出产区域,煮熟后粒大雪白,纯香软糯,因此古时候薏米是较稀有的粮食。因陆游老家在浙江,虽被贬至四川做官,但总有一天是要回去的,所以“还吴”即为回去浙江老家的意思。此段用了对比手法,用川菜与吴菜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四川食物的由衷赞美之情。第三段抒发感想。不论食物如何好吃,却都只有身躯一副,口腹之欲只是人的一生中微不足道的一件事而已。从今以后只吃素食,不沾荤腥,就像神仙一样长命百岁吧。“煮白石”为传说中道家有位仙人煮石而食,吃五谷,善饮酒,后活了两千岁且容颜依旧的故事,诗人用此典故形容清心寡欲对人体的重要性。“阴符”是《黄帝阴符经》一书中所写的养生之道。此段中诗人感慨了美食虽有诱惑,但思想品质却比吃美食更加重要,表达了诗人淡泊的心性。结语陆游的一生喜吃素,他认为肉食容易让人生出疾病,所以陆游的养生之道就是常吃蔬菜瓜果,这也难怪他能以80岁的高龄还能去爬山写诗了。而在古代,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大多在50岁左右即寿终正寝,陆游能够长寿,实则与他的饮食习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现代人的生活品质,比之古时候有着天上地下的区别。可如今的食品安全早已不能让人觉得稀奇,尤其是肉食,工厂化养殖让人类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疾病的困扰。不如选择素食,修身养性之余,也为我们唯一的地球环保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