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孟强结束了第3次、为期一医院的支医工作,上课,培训,带教,计划安排得满满当当。新津区对口支援小金县,作为新津卫健系统专业人员,孟强是第二次报名,“第一次报名,因为专业安排不合适,所以没来成。”孟强说,根据任务安排,一年对口支援期,每个季度,他需要在小金工作3周。年1月1日,医院上班的第一天,孟强就遇上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抢救。↑医院ICU上班第一天,遇危重病人“很有可能翻不过巴朗山,人就没了”年12月31日,医院报到。次日,即年元旦节,中午时分,医院突然收治了一个从高处跌伤的年轻患者。“(家属)说是在家修房子,从四五米高的地方摔下来的。”孟强说,患者小邓,36岁,是小金县新格乡人,平时以务农为生,也是家里的顶梁柱。摔伤后,昏迷不醒的小邓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小邓右侧出现颞(niè头部两侧靠近耳朵上方的部位)顶急性硬膜外血肿、颞枕骨骨折、脑挫伤等情况,病情危重,随即被送进重症医学科(ICU)进行抢救治疗。“病情很危重,即使马上转院去成都,也很有可能翻不过巴郎山,人就没了。”孟强说,当时,小邓头部血肿出血量已经有ml左右,单侧瞳孔散大,需要马上做开颅手术。但是,医院当时并没有神经外科的医生,幸好,孟强是神经外科专业出身。于是,医院立即启动紧急绿色救治通道,调血,安排手术室,术前准备……经过4个小时的手术,小邓病情得到了控制,在ICU继续治疗。7天后,昏迷的小邓醒了过来,20多天后,顺利出院。5月,医院,又为小邓做了颅骨修补手术。7月18日,因工作需要,孟强回到小金县,时隔半年,再次见到了小邓,“长胖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后遗症,生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再次看到情况恢复良好的小邓,孟强感到很欣慰。↑小邓的感谢信“现身说法”,选取收治病例讲课“让当地医生掌握到新技术和先进理念”小金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医疗条件、尤其是重症医疗缺乏,遇到重症、急症患者,多冒着风险长途跋涉送往成都,但海拔多米的巴郎山,对于危急重症患者来说,无疑是道“生死关”。年11月,在浙江省绍兴市的援建下,医院重症医学科正式成立,配置了标准病床4张和相应配套设施,结束了小金县无重症医学科的历史。这也意味着,小金县本地的重伤病人,不用再冒着危险翻越巴郎山送往成都治疗。“刚进来的时候,翻巴郎山,我们都觉得有点缺氧。”孟强说,何况是本就病情危重、容不得半点闪失的患者。但是,有了“硬件”,“软件”也必须跟上。↑紧急开颅手术医院时,医院重症医学科正处于起步期间,作为对口支援医生,孟强知道,只有培养当地医生、医院医疗水平,留住一批“带不走”的医生,才能最终惠及百姓。“对口支援的医生会带进来新的技术、先进的理念,但最重要的还是让当地医生掌握到这些技术。”孟强说。重症医学科与专科科室不同,需要面对和接触各种复杂病症,虽然孟强给年轻医生们授课的课件里也有病例,但“现身说法”总比“纸上谈兵”来得更加清楚和印象深刻。所以,每次讲课,孟强都尽量选用当地收治的病例,比如小邓的神经外科手术,孟强给年轻医生们讲手术治疗思路、术后的治疗和护理,更为直观。↑医院红星新闻记者于遵素实习生沈佳妍受访者供图编辑于曼歌(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7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