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s://m.39.net/pf/a_7739764.html
“在家门口看了几十年的龙舟赛,端午看赛龙舟都成为我们新津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了。”5月27日早上6时许,家住新津县新平镇的张乐庆大爷就起床了,为的就是能早一点来到龙舟赛现场,占一个更好的观战位置。作为成都特色民俗活动之一,新津龙舟赛早在唐代开始,就有了龙舟竞渡。传承龙舟之乡,弘扬非遗文化。随着端午节的临近,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龙舟竞技展暨成都第二届龙舟公开赛和新津县第25届龙舟赛,今天在新津南河正式开赛,今年的龙舟赛规格更高,还有来自山东、浙江、云南、贵州、重庆等地的省外队伍参赛。融入非遗之后的新津龙舟竞技,更加有国际范儿。最终,一支来自贵州麻江县、全由苗家农民兄弟组成的参赛队,在公开组12人米直道赛问鼎冠军。现场人山人海,沿河两岸围观的群众一直从彩虹桥延伸到新南桥,盛况空前。观赛百姓也为这场融趣味、传统、民俗、竞技为一体的体育赛事纷纷点赞。贵州苗家兄弟夺得冠军新津男女混编队赢得掌声比赛一开始,龙舟在河面上,犹如一匹匹蓄势待发的骏马。当裁判指令一发出,各组队伍的船桨几乎同时插入水中,如百米冲刺般往前驶去。船桨整齐而有力,像一一条鞭子一样,狠狠地抽打着水面,比赛现场热闹非凡。一支来自贵州麻江县、全由苗家农民兄弟组成的参赛队伍,最终在公开组12人米直道赛中问鼎冠军。“能到成都新津参加比赛,大家就已经很开心了,当然拿到冠军更开心。”贵州麻江龙舟队教练邱国梅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他们这个参赛队是去年才完成新组建的一支队伍,全部是来自一个村庄的苗家兄弟,大家平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这组队员平均年龄30岁。“在接到省文化厅的参赛通知后,我们就开始组织大家进行备战,我们对出征成都也充满信心,希望既划出友谊,也赛出好成绩。”身为舵手的张周保和队员张友江,此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当得知要来成都参加比赛,是专门向老板请假,投身训练的。张周保深知,作为舵手的重要性,因为他们参加的是公开组的12人队,协调性的掌握就至关重要,“因为稍加控制不好,或者用力太过于猛,船就容易翻。”他告诉记者,在这次比赛的过程中,他们也按照平时的训练,把好水平展现给成都喜欢看龙舟赛的观众。回忆起备训的过程,张友江还记得,大家都是每天一大早在教练的带领下在清水江中进行训练,下午再各自去忙农活。虽然辛苦,但特别有趣和值得。据邱国梅介绍,比赛完后,会带着队员好好逛逛成都,体验一下成都的端午假期,然后回去就要马上备战贵州当地举办的黔东南国际龙舟赛了。医院的龙舟队是本次比赛中唯一一支男女混编的队伍。因为本届比赛没有具体分男女队,这支混编队伍赢得了观赛观众的掌声。据领队周豫锋介绍,医院的工会一直有组建各种各样的业余体院队,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这次比赛的队员总共有28名,上场的队员总共22名,其中包括6名女队员。大家平时都是一线的医护人员,平时工作都比较繁忙,完全是抽出业余的时间来展开训练。对于赛龙舟,周教练坦言,他身为一个新津人,当他还是一个小朋友的时候,就喜欢来河边看龙舟比赛了,这也是很多新津人一辈子的记忆。今年50多岁的他,很开心能作为龙舟队领队的身份,带着队员一起来感受这项传统的民俗。“参与就是一种胜利,非常开心。”首次融入“非遗”拼竞技同时赛的是传统民俗新津龙舟赛是成都特色民俗活动之一。早年,新津龙舟赛有赛前祭祀、赛中抢红布、搏浪擒鸭等传统。过去的龙舟赛更重仪式感。祭屈原,船颈头上要披红挂绿插金花,挡浪板上要雕龙眼、刻福字,还要点香纸蜡烛敬菩萨,比赛结束后送“龙”归仓等。现在,端午龙舟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良,并渐渐按照体育赛事的标准来举行。龙舟赛设置了航道,规定了人数,龙舟也按统一规格打造。如今,传承龙舟之乡的美誉,弘扬非遗文化,新津龙舟赛已然成为成都一张闪亮名片。本届龙舟赛不仅仅是新津的盛会,同时属于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龙舟竞技展,分别设置有公开组、本地组28支全国实力队伍分别进米直道赛,分大龙舟(22人)和小龙舟(12人)类别。公开组有浙江、山东、云南、贵州、重庆和四川省内的12支龙舟队伍参赛;本地组有全县各镇乡(街道)、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的16支队伍参赛。当然,活动中还有令人激动的舞狮表演、女子龙灯、火牛阵、画龙点睛、搏浪擒鸭等非遗文化展演,使赛事更具参与性、观赏性和文化传承色彩。据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再过不久,一年一度的国际名校赛艇挑战赛又将在新津拉开帷幕,全球著名高校学子将齐聚新津。此外,新津龙舟队还将在7月下旬代表成都赴俄罗斯参加圣彼得堡“涅瓦龙舟赛”。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雷浩然编辑潘莉图据新津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